胡智锋,男,1965年2月生,山东人,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1988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教,历任讲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党总支副书记,电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系副主任,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兼《现代传播》主编。
参加学术团体与社会兼职: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全国广播电视学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记协新闻期刊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先后获得首届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2年)、首届“京师杯”“十大科技学术之星”(1999年)、首届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2001年)北京市“优秀教师”(2004年)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
主讲《戏剧艺术概论》、《影视剧文化》、《电视美学》、《电视传播艺术》等课程。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立项科研课题,如“九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研究》,“九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跨世纪京影视文化研究》等。为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国家教育部“九五”科研立项课题《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建设研究》、首届广播电视部部级科研立项课题《电视文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国家广电总局科研立项《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战略研究》、亚洲传媒中心重大课题项目《中日韩电视剧文化比较研究》、校级科研立项课题《电视栏目改造研究》《影视剧文化研究》、211重大科研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文化问题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研究》。
多年来致力于影视理论的研究,尤以电视美学、影视文化、电视传播艺术研究见长,在这些领域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已出版学术专著有《电视美的探寻》、《中国电视观念论》、《影视文化论稿》、《电视美学大纲》、《电视审美文化论》、《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电视的观念》、《电视节目策划学》、《电视传播艺术学》、《会诊中国电视》、《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等,主编有《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影视文化前沿》、《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中国电视名牌栏目解析》等。
已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论文《“裂变”与“引进”中的选择中国话剧的创生历程与文化特征》获第二届中国话剧优秀论著奖(1995年),论文《论电视纪录美学》获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著一等奖(1996年)、首届广播电影电视部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997年),论文《倪萍四题》获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998年),专著《电视美的探寻》获第二届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会奖”优秀学术论著一等奖(1999年),论文《论电视纪录片的视点》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著二等奖(1999年),论文《“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获第二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第十届北京电视“春燕杯”优秀电视艺术论文奖(2000年)。专著《中国电视观念论》获第三届国家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论文《影视文化三论》获第七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论文《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战略与对策》获第八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3年);专著《电视传播艺术学》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2004年)、专著《电视审美文化学》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高教影视学术奖”一等奖(2004年)。
除理论研究外,参与了近百个电视频道、栏目、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创工作,是国内著名的电视策划人之一。参与主创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沧桑》获得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大奖(1997年)及“中国彩虹奖”(1998年)、中国电视“金鹰奖”(1998年)等。参与主创的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荣获“中国06年度双十大经典纪录片” 、首届中国影视学院奖视觉艺术大奖。曾担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大奖、中国新闻奖、全国音像制品评奖、全国电视法制节目评奖、全国对农电视节目评奖、全国主持人“金话筒”评奖、中国广播电视“彩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多项全国性评奖的评委。曾赴美国、俄罗斯、法国、芬兰、英国及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