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中国梦——闫东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1日 10:18 | 来源:中国纪录片网 | 手机看新闻

闫东

闫东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而言,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2016年9月13日和20日,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电视纪录片《改变世界的战争》,在澳大利亚FOXTEL 历史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在澳大利亚历史、文化、教育等各界引起巨大反响。“《改变世界的战争》一片,改变了西方观众的认知”,“通过本片,西方观众关注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中国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激烈、最残酷的战场之一。”

9月17日,客观呈现“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深远影响的纪录片《孔子》被法国文化电视频道ARTE在黄金时段原版首播,之后两次重播,反响颇为热烈,法国、德国观众普遍认为该片为西方受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孔子的窗口。

这两部片子的总导演闫东是中央电视台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扛鼎人物。他专注于历史和文化,在过去的29年中,率领他的团队以30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构建了党史和国史的“国家影像工程”,完成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汇。

而如今,站在世界的交汇点上,他积极思考和践行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问及这两部片子如何走上国际主流媒体的荧屏,他谈兴颇浓……

 

1

2016年5月27日在悉尼举行中澳合拍纪录片《改变世界的战争》首映礼,会上中澳纪录片团队分享了制作经验。(左二闫东)

《改变世界的战争》,打破世界对二战的认知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东方主战场这一史实被忽略了。通过这部片子,补足了历史的缺憾,让更多西方人看到了东方主战场的作用和价值。

记者:闫导好!《改变世界的战争》在澳大利亚引起巨大反响。本片用真实的影像、丰厚的史实、翔实的数据向广大观众讲述了中国人民14年的抗战历程,使得西方的观众与学者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他们因此而得以重新认识那场战争及取得那场战争胜利的意义,重新认识中国人民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相关的话题已成热点,在百度搜索排名第一。作为这部片子的总导演,您认为澳大利亚观众有如此强烈反响的原因是什么?

闫东: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改变世界的战争》是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的国际版,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片子。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特别制作了8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每集50分钟,共计400分钟,在国内多轮次播出;与此同时,我们完全是另起炉灶、重新制作了这部100分钟(上、下部)的纪录片《改变世界的战争》,虽然都是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主题,但《改变世界的战争》并不是《东方主战场》的简单压缩版或精编版,而是从叙述主线、故事结构、影像风格等方方面面进行的一次全新创作。同时,我们携手澳大利亚野熊公司这个具有丰富历史纪录片创作经验的国际团队,联合制作了这部100分钟的纪录片。

在西方一些人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就是英、法和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欧洲战场和美国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亚洲战场。长久以来,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战场,这个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被忽略了。通过《改变世界的战争》这部纪录片,我们补足了历史的缺憾,让更多的西方人看到了“东方主战场”的作用和价值。对这部片子的欣赏与认同,就是对历史真相的了解与认同,是对公正的历史观的接受与认同。

记者:有业内专家说该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国际视野下的西方视角、完全原创的主旨和立意、权威丰富的史实文献、故事化的讲述方式、纯正西方人的语言习惯和画面表达,使本片成为“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一个典范。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这样的重大选题上,取得了中国作品迈向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该片是如何用国际化语言来向西方受众讲述中国故事的?

闫东:纪录片的生命就是真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一标准是所有纪录片人共同遵循的一个法则。首先,我们用真实的影像、真实的史实、真实的数据、真实的故事来表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在《改变世界的战争》这部片子里,不仅有来自于中国、也有来自于其他世界各地的大量关于二战、关于中国抗战的真实影像画面,也有来自中国和西方的大量研究史料,对此,我们都做了详细的多轮论证,参加这个论证过程的,既有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者、历史事件中当事人的记述,也有专家、学者型的研究人员。这个过程是艰苦的、细致的,是完全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

第二,国际化的表达,是要充分尊重西方观众的思维习惯和认知习惯,不讲空话、套话,不轻易下结论,不回避不同的声音,让真相在真实中得以清晰地、完整地体现。《改变世界的战争》一片中,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能引起西方人兴趣的、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毛泽东。我们的合作方之一的澳大利亚资深导演Michael Cove说过,“毛泽东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通过毛泽东这个人物,从他的青年时期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到抗日战争及抗战各个阶段提出的主张和策略,完整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策略,包括持久战理论、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等,以人物为线,牵引出整个抗日战争这个宏大的历史事件,生动、真实、完整地阐述了我们提出的“东方主战场”这个概念,这已经不仅仅是更易于让西方人接受这个层面的问题。

第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我们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在表明中国的态度。尊重事实是我们的基础,尊重历史是我们的态度。同样,在事实与历史的正确前提下,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并赢得观众的支持与肯定,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现在看来,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目标。

记者:《改变世界的战争》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国际总公司与澳大利亚野熊公司合作拍摄。能谈谈是如何与外方合作的吗?

闫东:以前的中外合作,经常是外方使用我们的故事和影像素材,根据他们的要求自己重新剪辑。但我们这次合作完全不同,从2014年开始,中澳双方各投资50%开始项目启动。我们专门聘请历史专家为澳方的电视人员讲解中国抗战历史,同时我们也阅读了外方推荐的相关史书,观摩了他们制作的纪录片。随后双方创作团队7次往返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从各自角度、多个渠道、最大限度地搜索二战和中国抗战的影像资料。为了体现国际视角,符合国际表达,同时又能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本片的文本前后进行了10次较大的修改,反复打磨、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最后完全做到了文本统一、史料统一、叙事统一、工作方式统一,也正是这样,才达到了双方合作预定的目标的统一,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澳大利亚SBS广播电台中文部主任周骊说,两国之间合拍片子有一定难度,因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审美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这个片子的拍摄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channelId 1 1 1
热词:
编辑:张延利 责任编辑:
860010-1118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