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跟着纪录片游浙江——“诗画浙江”文旅纪录片创作大会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正式启动。这场行业盛会邀请了相关管理部门领导、平台机构负责人、全国纪录片行业代表、学术专家等系列嘉宾,在进一步深挖浙江文化基因,深入发掘纪录片在地发展优势发挥重要作用,为赋能文旅产业升级,开启“诗画浙江”品牌传播新篇章解锁无限新可能。
亮点纷呈,擘画“纪录+文旅”新蓝图
本次创作大会在两天时间内,以丰富的内容设置、精彩的配套活动,从“理论+实践+产业”的三维架构,形塑起文旅纪录片赋能“诗画浙江”的全生态链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格局、新视野。
一是,进行权威发布和前瞻洞察,解码行业发展前景。大会集结行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头部制播机构代表及高校学者,以高质量的讲话致辞和权威的数据发布为行业趋势把脉定向。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在题为《风物在人间,“诗画”在人心》的主旨发言中强调,“诗画浙江”文旅纪录片创作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指导,鲜明地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化宣传阐释,并将其作为文旅纪录片创作的指导思想、创作方向和选题重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则在题为《光影纪实引潮来》的文旅纪录片数据报告中指出,浙产纪录片近年来在内容、制作、传播上持续发力,以不断涌现的优质作品为提升浙江知名度,助力文旅贡献了应有的视听力量。未来,纪录片与文旅的关系,不应止步于“引流工具”,而应走向更具建设性的互动,在尊重纪录片创作规律基础之上为浙江带来更多文化赋能。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精准见解与深入思考,为浙江文旅纪录片锚定精品目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发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发言
二是,汇聚超百位行业大咖,打造一场智慧碰撞的思想盛宴。大会邀请纪录片领域的国内外嘉宾、导演、平台代表、文化学者和文旅从业者等专业人士,以“1个行业对话+4个创作沙龙”的活动设置共商发展。行业对话以“激活文化基因,赋能千行百业——文旅纪录片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为主题,从“破题—赋能—共创” 三重脉络精准切入,探讨探索文旅纪录片在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中的创新路径。平行创作沙龙汇则分别聚焦“精品化创作:打造文旅纪录片的‘城市名片’与‘文化坐标’”“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文旅纪录片传播策略与国际化表达”“文化+科技:推动文旅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IP+品牌:文旅纪录片赋能文旅全链条发展的新动能”这覆盖文旅纪录片全链发展的四大核心议题,邀请沙龙嘉宾侃侃而谈,为文旅纪录片的全产业链布局发展贡献宝贵的真知灼见。大会通过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打通政产学研各界的深度沟通渠道,以干货满满的分享为新时代文旅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凝聚了共识。
三是,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鼓励优质内容创作。大会现场发布了“2025年‘诗画浙江’优秀文旅纪录片推荐片单”,完成了“诗画浙江”文旅纪录片制播协作体(径山倡议)发布暨“共富路上一百双手”文旅助共富纪录片项目。“片单”的20部推荐作品以镜头为笔,勾勒出了“浙里”美好的立体画卷。《江南有苕溪》《菌物王国》等探秘山水生态,解读这块富庶土地上万物共存与生生不息的秘密;《西泠印社》《飞来峰》等深挖浙江本土人文底蕴,品味千年文脉下的诗意江南;《很高兴认识你》《二十六县纪事》等多角度展现城乡风貌,串联起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时代故事;《宁波·一场寿宴》等作品品味美食中蕴藏的地域文化,在“民以食为天”中细数人文风物的独特变迁……以沉浸式视听盛宴,立体呈现了浙江独特的文旅魅力。径山倡议和“共富路上一百双手”纪录片项目,更是聚焦浙江缩小“三大差距”的生动实践,用镜头记录下广大劳动人民以勤劳双手编织共同富裕新未来的光辉历程,让纪录片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影像宝库”。
四是,加强实践共创,从提案创投到实地采风,为文旅纪录片全流程赋能。本次大会特设纪录片作品提案与资源推介环节,面向全国征集“诗画浙江”主题项目,由多位行业协会代表、高校学者、平台代表等组成决策人团,对提案从内容创意到商业落地提供全链条指导,最佳提案更将获得 2 万元扶持资金。大会通过制造最大化的平台资源整合效应,有效促进文旅内容的创新与传播,提升浙江文旅纪录片的整体水平与影响力。
五是,打造展播矩阵,以特色IP塑造城市新名片。本次大会配套举行了“跟着纪录片游浙江”展播展映活动,精选 60 部文旅佳作,涵盖“山水诗路”、“共富实践”等主题,在浙江卫视、之江纪录频道等大屏端及 Z 视介、抖音等小屏端同步上线,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全媒介传播网络;特别开设的“浙里那么美”活动将走进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通过创作分享会点燃青年创作热情,构建 “专业创作—校园孵化—大众传播” 的人才培育闭环。
深耕纪实,讲好鲜活动人的浙江故事
在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变革,海量信息爆炸式涌现的时代背景下,纪实影像凭借其无可替代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正成为讲好地方故事、激活消费市场的关键力量。而一部优秀的文旅纪录片,更是地域、城市文化的“光影发动机”。
“诗画浙江”文旅纪录片创作大会于当下举办,可以说恰逢其时。一方面,浙江是公认的文化大省,在名胜古迹、文脉溯源、非遗技艺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文旅纪录片能够深入挖掘浙江地域历史、风物人情与精神内核,将抽象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视听语言,用真实的力量印证城市IP的无限生命力;另一方面,浙江正处于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发展阶段,“诗画浙江”这一省域品牌主题词传递着浙江叩响的时代之音,为新时代浙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如《西泠印社》《鄞风宋韵》等佳作所示,纪录片能赋予一城一地深刻的文化坐标意义,让“诗画浙江”的山水人文之韵跃然屏上、烙印人心,显著提升品牌辨识度与吸引力。在创作大会的深入推进、解读下,纪录片赋能“诗画浙江”品牌的路径前景越发明晰。
一是,以艺术语言升华地域文化符号。纪录片作为影像艺术,对于地域文化具有强大的提炼加工能力,同时其“真人真事真景”的纪实特性天然具备公信力,能有效避免文旅宣传的同质化。这种真实呈现的效果具有强大的“种草”魔力,当观众沉浸于镜头中的古镇烟雨、东海渔歌、径山茶韵或活力都市的美景之中,强烈的“在场感”会将内心向往直接转化为出行动力,以广电、文旅的深度融合打造“惠民生、促消费”的强劲引擎。
二是,科技加成拓展体验边界。智能媒体时代,AI创作、AIGC辅助、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纪录片生产模式。当《丝绸之路・相》以沉浸式线下展映让观众“走进”纪录片场景,当《美美乡村》通过短视频切片带动拍摄地农产品销量激增,纪录片内容已在技术的加持下,变成了“落地可游”的实感,打造出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新场景,极大程度提升了用户参与感,也为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三是,传播升级提升全球影响力。纪录片作为跨越国界文化的“世界语言”,在出海传播上更具优势。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迅速,国际合作话语权逐步提升,中国纪录片“出海”正在成为国际传播新名片。创作大会邀请多位国际传播专家,共议将“地域叙事”升级为“国际表达”的方法论。在实现 “文化走出去” 到 “文化被认同” 跨越之外,也让“诗画浙江”的独特魅力直达全球观众,最终实现“文化走出去”和“旅游引进来”的双向共赢。
光影为媒,兴旅富民。“跟着纪录片游浙江”活动以纪实为笔,饱蘸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时代之变为墨,正在绘就着“诗画浙江”文旅繁荣发展的新画卷、新蓝图。
本届大会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承办,浙江省纪录片协会、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浙江电视台之江纪录频道、余杭区人民政府执行。